繁體   简体   English

會長的話

會長的話


我們生活在一個紛繁复雜的人類社會中,最初不斷受制於自然而同時改造着自然,而更多的則是束縛於人類自己,人類自己之間的關係复雜程度遠甚於其它動物族群。人類的特性首先表現為萬物之靈,同時殘留着動物的共性。


盡管有思想家如馬克思將人類社會的發展概括為︰原始社會(動物性群居)→奴隶社會(完全人身隶屬) →封建社會(部分人身隶屬) →資本主義社會(人身自由而經濟隶屬) →社會主義(個人解放) →共產主義(完全自由),從表面上看似乎有一定的規律性,但實際發展卻不遵從上述路徑,人類社會的發展即有經濟因素,也有思想因素,即有人的特性,也有動物的共性。物質上的自私性更多的表現為動物性,而追逐平等則更多的表現出人性。人是要同時满足兩個要求的特殊群體,即物質和精神。


原始社會物質貧乏,即使人人平等而不能永遠。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物質稍微改善,而人類不平等,自然也不能持續。資本主義則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。它摆脫了人類長期的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鎖,把人類從人身隸屬和土地隸屬中充分解放出來,人類個體的解放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,使資本主義社會在短時期内取得了數千年不能取得的進步。尤其是自由、平等、博愛、反抗壓迫的理念的普及,使資本主義在個性解放上發出人性的光芒。在此也许疑問︰資本主義初期的社會制度也飽受批评(這也成為社會主義思想出現的契機),馬克思曾批評說,工人階級的自由是被看不見的線(经济基础)牽著,你可以不工作,但不可以不吃飯。但歷史發展到今天,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階級並無抱怨經濟基础,因為他們在得到基本的社會保障之时,又拥有自由。為什麼资本主义能做到這一點,而其它類型的社會制度則相對困難?關鍵在於人們的民主權利得到充分實施。


資本主義制度注重人人平等,天賦人權,公民有權決定社會的管理者,大到總統、首相,小到市長、鎮長、村長或其它基層團體,這些管理者受雇於大眾,被大眾所供養,同時又是被大眾所選擇,所以其行為即不得不體現公眾的意願,否則就會被抛棄。盡管在此民主進程中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問題,但整個社會成員的智力在維持、發展這個體系,整個社會不會向極端方向發展。其實不同的政府更換也類似於小規模的改朝換代,但不會引起剧烈的社會動蕩,乃至天翻地覆,人類社會在和平環境中前進並不斷修正自己的不足。


如果說真有共產主義,從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也許更現實些(盡管共產主義遙遠得近乎人類物種滅亡時期),因為共產主義聲称這是人類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解放。資本主義首先解決了精神解放問題,而物質解放也會隨著社會財富的積累而逐步達到